继12月6日第一场师生午餐会顺利举行,近期药学院又组织两场师生午餐和茶话会,通过面对面交流,老师们为学生发展指点迷津,同学们也为学院工作提出建议。
12月14日中午,药学院研究生“师生午餐会”在张江校区科研楼晶晖厅进行,药学院党政领导、学生工作办公室老师与近20位2021级硕士、博士研究生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有同学就图书馆施工问题和老师们进行了沟通,王建新书记首先对张江校区的建设情况向学生进行了说明,表示学校的建设需要有一个发展的阶段,在此过程中对大家造成的不便,希望能够得到谅解,学院会尽力协调,如开放会议室,改造科研楼大厅等,增加自习地点,减少施工等因素对大家造成的干扰。之后,有同学向老师们表达了自己对如何平衡科研和实习的困惑。王建新书记表示,想要实习是很好的想法,但是要提前和自己的导师沟通,尊重导师的意见,最好在论文完成后安排实习,把科研放在研究生生活的首位。随后,有同学对运动会和健身设施提出了建议,学院老师认真记录了同学的意见,并表示学院将在春季为同学们策划更多的体育活动,如跑步、拔河等,也提醒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注意体育锻炼。在谈到留学经历问题时,有同学考虑到疫情对出国计划的影响,提出了目前进入高校工作的顾虑。老师们指出,目前疫情影响下,留学经历在招聘中已经不是必要因素,建议同学们以提升自己为首要,提高自己就业竞争力。
另外,张雪梅副院长指出,研究生课程设计方案正在改进,未来也会有更多满足大家需求的课程。如工业药剂学课程会邀请企业的老师们为大家授课,扩宽大家的视野。王建新书记还提到,目前国家对于药学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药企的发展目标从仿创结合逐渐转变到创新为主,所以大家在研一阶段就要主动了解企业的招聘要求和国家相关政策。王宁宁老师表示,同学们如果遇到困难,可以随时联系辅导员或学院老师,学院将是大家最坚强的后盾。午餐会最后,师生合影留念。
第三场师生交流会以茶话会形式展开,药学院留学生、港澳台和民族学生代表约10名同学参加。
王建新书记向同学们询问在上海学习生活的情况,大家表示比较适应在复旦张江校区的生活。台湾同学吴舜喜表示虽然张江校区与邯郸、枫林有一定距离,但是可以通过校车等方式通勤,自己也可以参与到感兴趣的社团活动中;自己向张江食堂反馈的增加纸巾的建议也被采纳了,学校很重视同学们的意见。
李聪副院长(主持工作)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香港大学读博士期间的学习经历,询问大家未来的发展规划,鼓励同学们投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香港同学唐慧琦提出明年将是香港回归25周年,希望从上海市层面上策划面向香港学子在医药卫生行业的学习交流活动。
来自新疆的维族同学库德莱迪·库尔班,从2011年预科阶段进入复旦至今已经10年,他的身份从一名本科生到参军入伍,再到加入人才工程、直研、转博,明年即将博士毕业,他感谢学院的培养,也希望学院发展越来越好。因为疫情原因,学院有两名来自韩国的研究生都已经有一年多没有回过家了,她们目前都安心于实验室的科研工作,分别考虑留在上海和回韩国工作。
茶话会最后,王建新书记和李聪院长代表学院向同学们赠送慰问品和书籍《颜福庆传》,希望同学们加深对上医历史和药学院院史的了解,在专业学习和科研工作上刻苦钻研,勇攀高峰。
撰稿:张苗苗、孟娜娜
摄影:王蕊、虞文嫣